全球统一身份编码助力我国电池产业应对欧盟《新电池法》

2024-02-02 12:05:09 1

欧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,减少产品对环境和气候的整体影响,提出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框架,持续推进“产品数字护照(DPP)”落地。“电池法规”作为欧盟产品数字护照首个绿色法规于2023年8月正式推出,旨在加快建立欧盟本土动力电池全产业链,发展绿色循环经济。该法规要求,在欧盟市场流通的电池应建立唯一数字身份标识,以实现从生产到废弃回收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监管。面对新挑战,我国电池产业应积极应对,以减轻法规出台带来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。



欧盟委员会数据显示,2030年全球电池需求将增长14倍,欧盟市场占其中的17%。电池作为重要新能源载体,是推动可持续发展、绿色出行和清洁能源的关键。在清洁能源转型背景下,电池的开发和生产是欧洲汽车行业战略部署的关键组成部分。

2023年8 月 17 日,欧盟正式推出《新电池法》,是欧盟实现绿色低碳经济及社会数字化双转型的重要举措。自 2027 年2月起,每个电动汽车电池、轻型交通工具电池和容量超过2kWh的工业电池销往欧洲应具有符合要求的“电池护照”,追踪上游生产所需原材料及回收梯级利用信息。

电池应具有唯一“数字身份证”   

“电池护照”规定每个电池都应持有唯一数字身份证,并通过特定标识进行识别。投放市场的经济运营商应赋予“电池护照”唯一标识符,将其打印或刻印在电池上。

系统互操作与标准兼容性  

法规要求所有信息应基于全球开放的、可互操作的数据交换协议,从而通过数据载体及信息化系统,在线访问“电池护照”承载的数据信息。鉴于电池产业链全球化特性,从矿产开采到新能源汽车制造,常涉及多个国家,因此“电池护照”需满足全球公认标准,从而实现电池行业循环经济更高水平的治理目标。

承载电池全生命周期信息    

“电池护照”为企业、消费者及监管机构提供跨价值链和跨产品的一致信息,包含有关原材料、电池包、电池模块、单体电池及回收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,对电池数字化信息披露提出更高要求。


中国的电池产能占全球的 77%,而欧洲是中国锂电池出口的重要目标市场。2023年1月至11月,我国锂电池出口排名前五的国家中有德国和荷兰两个欧盟国家,出口额为841亿元。《新电池法》落地将对我国电池产业带来重大挑战。中国动力电池能否持有满足欧盟标准的“电池护照”将成为顺利出口欧洲的关键。面对欧盟绿色贸易数字化规制,中国电池出海企业应提前布局,尽快适应与调整。

“电池护照”数字身份证为核心,GS1全球统一身份标识串联电池价值链

作为电池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与信息披露基础,全球统一的编码体系在“电池护照”中串联电池全生命周期,面向监管机构、行业企业及电池消费者等不同受众,提供国际互认的电池识别及数据共享的数字化解决方案。

国际物品编码组织(GS1)是全球电池联盟(Global Battery Alliance, GBA)及电池护照联盟(Battery Pass Consortium)的标准支持机构。2021年5月20日,GS1与全球电池联盟签订合作备忘录,开展电池护照试点,并创新推出基于GS1编码的电池数字护照国际化解决方案。该解决方案旨在支持《新电池法》中“电池护照”对于电池型号、电芯、电池模块、电池包、单个电池、电池制造商、经济运营商、回收商等数据应用GS1标准准确识别,并通过二维码等数据载体,应用GS1 Digital Link关联有效数据,实现电池价值链信息透明度与互操作性,推进欧盟电池护照实施。

20230103020102.jpg


GS1国际统一标识为抓手,支持“电池护照”国际互认

为应对国际贸易新挑战,持续保持中国动力电池现有优势,我国相关机构联合头部电池企业积极应对。GS1符合数据标识及数据载体规范的ISO15459标准,该标准为欧盟产品数字护照中法定要求。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是GS1在我国境内的唯一成员组织,负责推广国际通用、开放、跨行业的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和供应链管理标准,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平台和标准化解决方案。2023年12月19日,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应邀参加中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的“动力汽车电池披露标准研讨会”,联合中创新航、宁德时代等行业企业,就我国汽车动力蓄电池信息披露标准、ISO18006标准草案、欧盟《新电池法》开展对比研讨,在ISO国际标准中纳入中国声音,奠定信息披露国际标准互认基础,持续推进国际国内标准对接互认相关工作。

技术准备蓄力待发,积极应对合规出海

放眼国际,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立足中国面向世界,其全球通用的标识体系将助力中国电池企业出海,合规应对绿色贸易壁垒。

◆ GS1全球统一编码系统为产品数字身份证提供基础保障

◆ GS1 Digital Link为关联电池护照全链路信息提供分布式数字链接方案

◆ GS1全球非盈利组织促进贸易伙伴国际合作,关注可持续发展

如有需要了解更多信息,请联系中国物品编码中心,邮箱:liyy@ancc.org.cn、yuy@ancc.org.cn。

文章来源: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产品开发运营部、应用推广部

作者:李亦媛 于颖    编辑:黄雪松

导航